简体版| 繁体版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自然资讯

“桉退蔗进”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

——来宾市落实田长制、稳固糖料蔗基地侧记

2024-01-26 14:06     来源:南方自然资源     作者:甘剑伟 通讯员 周燕芳 莫世峰 李欣烨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甘蔗收割现场    (来宾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来宾市是中国的“糖都”,共有13家糖厂,日榨蔗能力9.8万吨,高于广西及全国平均水平;食糖产量分别占广西、全国食糖产量的1/61/10来宾市种蔗农户13.2万户,蔗农52万人,占常住农业人口的51%。

2021/2022年榨季,来宾市糖料蔗种植面积115366.67公顷,占全市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面积的84.12%,比历史最高种植面积减少了近56000公顷,减幅达32.68%。蔗区面积萎缩,糖企“吃不饱”问题突出。

针对桉树、果树等农林用地与糖料蔗“争地”问题,来宾市田长制办公室利用全区落实田长制的契机,遏制耕地“非粮化”的发展势头,打响甘蔗糖料基地的保卫战,拱卫“糖都”。

桉退蔗进

日前,来宾市武宣县禄新镇上堂村,迷蒙的烟雨中,一片桉树林在油锯声中倒下。现年60岁的上堂村农民陆世本,把挖掘机刨出的桉树树根,装上三轮车拉回家做薪柴。2015年,他在自家耕地上种植了桉树,2023年底,他把桉树林全砍了,在镇政府的牵线下,把自家耕地以每亩650元的价格租赁给一家甘蔗种植专业农业合作社。

陆世本说:“长期以来,家里的主要劳力外出打工,以前土地租金低还租不出去,在地里种桉树是避免土地撂荒,现在全国都在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土地租金不低了,就全部出租了。”三年来,上堂村陆续有80多公顷桉树林改种了甘蔗。

武宣县田长办副主任李忠述说,上堂村按来宾市推行的“政府主导—糖企参与—群众行动”耕地保护模式实施“桉退蔗进”行动,政府、糖企和农户三方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禄新镇采取“整村推进、连片清除”的整治模式,引导村里退桉进蔗。禄新镇田长黄永福说:“‘整村推进、连片清除’彻底清除了村里占用耕地种植的桉树,显示了“大家都砍”的公平,此举化解了群众思想阻力,全村没有一个群众阻挠施工,相反大家还相当配合清桉行动。‘整村推进、连片清除’不仅便于规模化经营甘蔗种植业,还有利于田间路网和灌溉水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砍伐桉树后,糖企统一种植甘蔗,再分给农户管理。”上堂村委田长梁习说。糖企出资平整土地,统一调配蔗种、化肥、农药和盖膜,提供技术种植甘蔗,再按农户承包土地面积划分给农户管理。复耕第一年,农户只需做好田间管理就行。

来宾市田长办副主任谭刘豪分析说:“镇政府讲明了清桉的道理,消除了农户思想上的顾虑,糖企的扶持政策解决了农户种蔗的投入难题,‘统种统分’的服务模式解决了农户缺乏种植技术的难题,加上近年来甘蔗的收购价格保持在每吨540元的高位,正常年景每亩利润在1200元以上,因而绝大多数农户都乐意清退桉树而改种甘蔗。

武宣县禄新镇上堂村的“桉退蔗进”行动,只是来宾市甘蔗糖料基地保卫战的一个缩影。2021年6月2023年12月底,来宾市累计清理桉树22993.33公顷,新种植糖料蔗19020公顷。


武宣县禄新镇上堂村“桉退蔗进”行动后新种植的甘蔗    任绍威 / 摄


广西来宾东糖凤凰有限公司运蔗卡车排队入场(来宾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黄安经验

2023/2024年榨季来临之际,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东糖集团,厂内机声隆隆。在120多天的榨季中,机器开足马力生产,直到榨季结束才能停歇。

眼下正是甘蔗丰收的好时节。形如挖掘机的甘蔗装车机械,张开“大手掌”一把抓起整齐堆放的甘蔗,放到停靠路边的大型卡车上;乡村公路上,时有满载甘蔗的大卡车驶过;东糖集团原料厂区内,多辆卡车排队等待过磅后卸车。

65岁的凤凰镇牛角村黄安片区农民曾详平脸上挂着笑意,他家种植的15公顷(30亩)甘蔗昨日完成收割,每亩产蔗达8吨,销售收入近14万元,刨去成本纯收近8万元。

黄安片区的这片甘蔗林,有个动听的名字,叫“蔗野仙踪”是凤凰镇优质高产高糖料基地的核心示范区,2022年被评为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

“蔗野仙踪”示范区已建成双高糖料蔗基地,由牛角村专业合作社统一机耕、种植、施肥、植保和收割,实现了产业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全程机械化和水肥一体化;同时,利用物流网、互联网等大数据平台,还实现了“蔗叶回收—焚烧发电—肥料生产—粉碎还田”循环利用和良种良法化、水利现代化、生态经济化的多产业集成发展。

从无人机航拍影像来看,“蔗野仙踪”示范区地块具有“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的特点,有利于机械化作业和实施“水肥一体化”,这是其成功打造示范区的基础。

“蔗野仙踪”示范区脱胎于广西自然资源厅主导实施的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该项目总投资36.075亿元完成灌渠管道4951.87千米,田间道路5586.8千米,土地平整14200公顷。“蔗野仙踪”示范区是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子项目,整治后初步形成了“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的布局。2015年,牛角村进一步实施“小块并大块”的土地综合整治,将原有的2741小地块合并成72块大地块,由凤凰镇造福甘蔗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经营管理。

黄安经验在来宾市得到广泛推广。

凤凰镇以牛角村黄安片区为中心,辐射周边新隆村等3333.33公顷甘蔗地,其中拓展区846.67公顷,辐射区2020公顷。新隆村委周村片区位于拓展区,实施“小块并大块”土地综合整治及水肥一体化建设后,甘蔗产量不断提升。43岁的周村种植户莫崇虚介绍说,他家每亩产蔗6.75吨,比广西平均亩产高2吨以上。

近年来,来宾市加大耕地恢复力度,全面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优化耕地资源。2023年来宾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2个统筹实施96个共9920公顷“双高”等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入库。


多方共赢

来宾市实施的“桉退蔗进”行动实现了多方共赢:一是实现耕地保护,确保国家食糖安全;二是糖企实现高产稳产;三是为农民开启了一条致富之路。

在武宣县流传着上堂村农民覃世活发家致富的故事,而他致富的“良方”就是甘蔗。

现年58岁的覃世活家有5亩耕地,2015年全种了桉树,他一边精心护理,一边在镇上打零工,一家5口人日子过得勉勉强强。2021年,镇政府工作队来到村里宣传“桉退蔗进”行动,他二话不说砍了桉树种上甘蔗,而后又以每亩700元的价格租赁了邻居的耕地,之后村民陆续把耕地租赁给他,现在他种植甘蔗面积达到了225亩。

农业规模化经营投入大、见效慢。甘蔗种植前期每亩至少要投入2000元,全部投入要40多万元,覃世活拿不出这么多钱,但有了糖企的扶持,整地、种植、种苗和农资等基本不用掏钱,打了一口用于灌溉的水井花了5万元,糖企还补贴了2万元。第二年农药、化肥和人工等费用,由糖企提供贴息贷款年底再从原料款中扣除。

覃世活说:“现在与过去差别很大。以前靠牛犁地,现在靠机耕;以前提个篮子施肥,现在‘水肥一体化’控制管道开关就行;以前人工砍收甘蔗后赶着牛车拉到公路边等糖厂的车来,现在实行机收,糖企的车到地头装车;现在甘蔗进了厂就能拿到甘蔗款,“打白条”已成为历史记忆。”

“两亩得一车。”覃世活说:“糖料蔗平均亩产已达8吨,按每吨540元计,销售收入近百万元,剔除生产成本及土地租金,纯收30多万元,家庭人均年收入6万元以上。”

在来宾,像覃世活这样依靠种植甘蔗致富的有很多,实现规模经营的农户也不少。

38岁的凤凰镇新隆村农户韦少秒,不满足经营自家14亩甘蔗地,他跟村里没劳动力的农户协商建立甘蔗种植合作社,农户可以以耕地入股,也可以租赁土地,实现种植业规模化发展。新隆村委周村农民莫崇虚自己种了1.33公顷(20亩)甘蔗,又租赁了3 公顷土地,他还打算与同族兄弟再租赁20公顷。

面对群众高涨的种植热情及强烈扩大甘蔗种植面积的需求,来宾市田长办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桉退蔗进”行动,给农户创造更多机会。目前,来宾市规模种植3.33公顷(50亩)以上户数为2284户,总面积17520公顷,占总有蔗面积的15.19%,农户规模化生产经营的潜力仍很大。

笔者驱车驶入田间公路来到凤凰镇龙颜村榜山脚下,这里一块面积1.33公顷(20亩)的旱地已种了甘蔗,黝黑的土地上覆盖了薄膜。另一边,一块2公顷(30亩)的桉树采伐迹地中,一台中型拖拉机正在耕耘。龙颜村支书何显照表示,这30亩土地,在2024年春节前要种上甘蔗。我们将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蔗糖产业做强做大,保障国家糖业安全,守好全国人民的“糖罐子”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